首页
首页 > 国内 > > 详情

每日视讯:敬畏自然教案小学_《敬畏自然》教案

2023-03-25 01:05:35来源:互联网

1、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敬畏自然》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2、  学习目标:


(资料图片)

3、  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4、  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5、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6、  预习独学:

7、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8、  鲲()鹏斥鴳()蓬蒿()咫尺()

9、  狼藉()相形见绌()美味佳肴()

10、  2.解释下列词语。

11、  蓬蒿:咫尺:狼藉:

12、  自不量力:相形见绌:佳肴:

13、  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1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5、  一、导语:同学们谈感受。(学生展示)

16、  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7、  (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并口头展示)

18、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19、  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20、  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1、  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

22、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23、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4、  四、挑战自己(质疑思辨):

25、  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26、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27、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28、  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29、  五、拓展研究:

30、  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31、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32、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33、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对于这样经典的文章,我们只了解了内容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要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艺术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34、  二、再读课文,围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进行探讨、交流:(小组黑板展示)

35、  ⑴、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哪些特点?(圈点具体的句子,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36、  ⑵、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推出的?

37、  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各小组讨论、交流,口头展示)

38、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可以从句子的表达方法、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黑板展示)

39、  例:(1)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40、  (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41、  ……

42、  四、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体会反问的表达效果。

43、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44、  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45、  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6、  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47、  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48、  你们也想写出优美的句子吗?通过以下练习能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仿写一个句子;

49、  五、延伸拓展:

50、  美文欣赏怀念月光严春友略

51、  【教学目标】

52、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

53、  理解本文题材的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以及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运用,尤其是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和巧妙的对比手法。

54、  【教学重难点】

55、  重点:

56、  层层推进论述观点和语言理解。

57、  难点:

58、  本文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59、  【教学过程】

60、  一、导入

61、  人类是怎样演变的?人类之前的生物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地球上的另一个生物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人类的飞船又如何能飞上蓝天、登上月球?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会因此而受到深刻的震撼吗?

62、  二、新课

63、  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观点:

64、  敬畏自然中的敬畏是什么意思?敬畏自然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应该以什么样的关系相处?请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65、  ⑴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出现在文中的哪一部分?

66、  ⑵标上段号,概括段意(或找出每段中能概括段意的关键性语句)。

67、  ⑶根据段意划分出段落层次。

68、  讨论明确:

69、  ⑴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性散文,文中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观点。

70、  ⑵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71、  第一部分:(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观点。

72、  第二部分:比较人与自然的智慧。

73、  其中2至4段讲人类的智慧。5段讲大自然的智慧(比较),第6段讲人的智慧与自然的智慧的关系。

74、  第三部分:宇宙有生命,人与其它事物是兄弟关系。

75、  第四部分: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76、  研读课文:

77、  本文是议论性散文,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因此,文章第一部分可以看作是引论部分,引出观点,并加以否定。第二、三部分可以看作本论部分,第四部分则可以看作结论部分。全文通过层层推进,得出论点。

78、  ⑴人们常常认为人与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否定?

79、  明确:

80、  普遍宣称征服自然,从历史长远、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智慧三个方面加以否定。

81、  ⑵细读文章第二部分,比较人与自然的智慧:

82、  ①人类的智慧有哪些?是否值得骄傲?大自然的智慧是否远胜于人?为什么?

83、  ②明确:

84、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

85、  原因在:

86、  第一、高科技上,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还很狭小;

87、  第二、人类认识是一断纠错的历史;

88、  第三,矿坑可能是人类自掘坟墓;

89、  第四、在太空中也许有比人类智慧高得多的生物,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而人类也是大自然的杰作。

90、  细读第三部分,理解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91、  ⑴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是什么?人类和大自然的其他事物有什么样的关系?

92、  ⑵明确:

93、  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式。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和其它生物是兄弟关系,所以人类理应爱护自然。

94、  小结:

95、  文章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关,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从人类与大自然的智慧比较,到人类智慧是大自然所赋予,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层层推进论述,最后引出结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96、  理解难点句子:

97、  句子由学生讨论提出,并协同解决,老师给予点拨。

98、  写作特色,写作技巧:

99、  讨论归纳:

100、  ⑴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101、  ⑵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102、  三、拓展

103、  敬畏自然是否意味着对自然俯首称臣呢?(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104、  一、学习目标:

105、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词;了解反问句的作用。

106、  情感目标:培养亲近、敬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07、  思想目标: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

108、  能力目标: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的含义。

109、  二、走进课堂:

110、  请大家欣赏一幅获得20xx年度公益广告国际大奖的宣传画。并猜猜宣传画的空白处会配上哪些文字?(图片略)

111、  三、走进文本:

112、  什么是“自然”,什么叫“敬畏”?

113、  一句话概括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

114、  自然是万事万物的统称。敬畏是既敬重又畏惧之意。

115、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116、  四、解构文本:

117、  结构图(略)

118、  五、品味文本:

119、  请自找一句喜欢的话,与同学一起分享。

120、  请品味以下既形象,又富有哲理的语句。

121、  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122、  赏析:这句话使用了反问与比喻的修辞,既加强了语气,发人深省,又生动形象说明了人类破坏自然其实就是自取灭亡的道理。

123、  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124、  赏析: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智慧不过是自然智慧的一个杰作,我们依然是自然之子这个道理。

125、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126、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宇宙视为人类的弟兄,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宇宙万物都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我们必须与他们和谐相处的道理。

127、  六、精读文本:

128、  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29、  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30、  明确: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131、  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132、  明确:苍蝇蚊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

133、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

134、  明确: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我们人类的智慧却不能。

135、  七、走出文本:

136、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写一句宣传标语。

137、  保护碧水蓝天,营造绿色家园。 处处鸟语花香,生活充满阳光。

138、  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139、  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140、  八、能力提高:

141、  正方:我们是“自然之子”。

142、  反方:我们是“自然之主”。

143、  正方:我们是“自然之子”。

144、  自然无语,孕育万物。自然有万子,我们只是其中一子。高山无语,诠释“稳健”;苍天无语,诠释“高远”;大海无语,诠释“博大”。当我们站在高山,仰望苍天,俯瞰大海的时候,我们怎能不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叹呢?

145、  所以承认我们是“自然之子”,不是自卑,而是谦卑;不是懦弱,而是勇敢;不是无奈,而是明智。只有人类勇敢地承认我们是“自然之子”,我们才能细心地呵护我们的“自然之母”,和谐地与自然万物相处,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弟兄。

146、  反方:我们是“自然之主”。

147、  我们说我们是“自然之主”,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像一位骄横粗暴的暴君,任意屠杀无辜。我们既然是自然的主人,就应该好好地爱护自然,就像爸爸是一家之主,他会好好地爱护家人。

148、  任何一个“主人”都是从“孩子”子成长而来的。我们说我们是“自然之主”,并不否认我们是自然母亲的一个爱子。而是说自然之母会生老病死,我们作为自然之主,应该好好地照顾自然之母,让自然之母万寿无疆。

149、  我们说我们“自然之主”,更多是说我们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自然之主”,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

150、  九、作业布置:

151、  睡前回顾本节课讲述的重要知识点。完成《学习辅导》。将你刚才的发言内容整理成200字左右的小。

152、  十、结束语:

153、  柳宗元曾经写了一首绝句让我印象深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原本表达了诗人在改革失败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苦凄凉的心境。但在今天学习了《敬畏自然》这一课后,我对这首诗却有了新的解读:我觉得不仅是伟大诗人,更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他在预言:人类的将来或许有一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到时候我们人类将会变成“孤舟蓑笠翁”,孤苦伶仃地一个人在“独钓寒江雪”。但愿他的预言永远只是一个危言耸听的“预言”,而不会成为我们人类的一个悲痛欲绝的“绝句”!

154、  教学目的

155、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156、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157、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158、  教学重点、难点

159、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160、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161、  教学时数:

162、  二课时

163、  教学过程

164、  第一课时

165、  一、预习

166、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67、  鲲(kun1)鹏斥安鸟(yan4)蓬蒿(hao1)咫尺(zhi3)

168、  狼藉(ji2)相形见绌(chu4)美味佳肴(yao2。)

169、  2.解释下列词语。

170、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171、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172、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173、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174、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175、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176、  精巧:精细巧妙。

177、  佳肴:精美的菜肴。

178、  二、导人

179、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180、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81、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82、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183、  四、学习课文

184、  (一)学习第一、二段。

185、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186、  明确:

187、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188、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189、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90、  1.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191、  明确:

192、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193、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194、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195、  2·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196、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197、  如:

198、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199、  (旧石器、新石器……)

200、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一

201、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202、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203、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04、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205、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206、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207、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208、  五、小结

209、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i莉人类长远发展。

210、  六、布置作业

211、  1.研讨与练习一。

212、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213、  第二课时

214、  一、复习旧课

215、  听写词语。

216、  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

217、  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

218、  二、继续学习课文

219、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220、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221、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222、  ②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223、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224、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225、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226、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227、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228、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29、  学生讨论交流。

230、  明确:

231、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32、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33、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234、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235、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236、  四、探究活动

237、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238、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239、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240、  五、小结

241、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242、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243、  六、布置作业

244、  1.研讨与练习四。

245、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246、  教学目的

247、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和敬畏自然的含义

248、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兼有文学性的含义

249、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250、  教学重点、难点

251、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52、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253、  教学时数:二课时

254、  第一课时

255、  一、 预习

256、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57、  鲲(kun)鹏 斥安鸟(yan) 蓬蒿(hao) 咫尺(zhi) 狼藉(ji) 相形见绌(chu) 美味佳肴(yao2)

258、  2.解释下列词语。

259、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260、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261、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262、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263、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264、  二、导人

265、  雄伟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花园,。无不为人们所陶醉。大自然孕育最聪明,最美丽,最富有灵性的人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你觉得这种观点对吗?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266、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67、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积累字词(见书)。

268、  自读课文,初步交流读课文的感受,并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269、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270、  作者的观点: 课文最后一段。

271、  过渡:这一观点是否在课文一开始就提出来了?(学生回答是在结尾提出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进而提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又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呢?我们一起分析课文结构和内容。

272、  四、合作探究,把握文意:

273、  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274、  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275、  明确:可分三部分:

276、  第一部分(1):从人类征服自然开始谈起。

277、  第二部分(2—10):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论述宇宙的生命。

278、  第三部分(11)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

279、  逐层分析:

280、  第一部分: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281、  第二部分:第一层(2—7):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以及两者的关系:

282、  第2—4段着重谈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找出理由来,并读一读):a、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b、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 c、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d、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83、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互相补充。

284、  五、学习课文

285、  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286、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87、  如: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288、  (旧石器、新石器……)

289、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 一

290、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291、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292、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93、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294、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295、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296、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297、  六、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298、  六、布置作业

299、  1.研讨与练习一。

300、  第二课时

301、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302、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303、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304、  二、继续学习课文

305、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306、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307、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308、  ②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309、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310、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311、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312、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313、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314、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15、  学生讨论交流。

316、  明确: 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317、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318、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319、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320、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321、  四、探究活动

322、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323、  五、小结

324、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325、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326、  学习目标:

327、  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28、  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329、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330、  学习方法:

331、  自主 合作 探究

332、  学习重点难点:

333、  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34、  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

335、  学习过程:

336、  一、导语提示:

337、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对于这样经典的文章,我们只了解了内容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要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艺术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338、  二、再读课文,围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进行探讨、交流:(小组黑板展示)

339、  ⑴、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哪些特点?(圈点具体的句子,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340、  ⑵、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推出的?

341、  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各小组讨论、交流,口头展示)

342、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可以从句子的表达方法、修辞方法、内容、句式等方面品味。黑板展示)

343、  例:(1)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44、  (2)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345、  学生自读这些句子,也可以写在摘抄本子上,再次品味语言之美。

346、  你们也想写出优美的句子吗?通过以下练习能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347、  (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将它们抄写下来并写成一段话。

348、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仿写一个例子;

349、  四、延伸拓展作业:

350、  长期以来,人类就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本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部分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平等的看待其他生命,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呢? 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段你的感想。

351、  五、反思:

352、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收获了:

353、  一、根据课文,在横线上给拼音写汉字,在括号内给汉字注拼音,并解释底下加横线的字词:

354、  萧(sè)和(xù)干(hé)吞(shì)张(qiān)

355、  荡(yàng)(luǒ)露无(yín)边(yuán)崩(ta)

356、  1(mián)延不绝(hǔn)然一体沧海桑田:

357、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358、  (一)本文是报告文学,详细报道了罗布泊消失的过程、结果和原因。

359、  看课文回答:罗布泊位于,它原本有的美誉。

360、  填写下表,了解罗布泊消失的过程和结果:

361、  罗布泊的环境变迁情况和过程

362、  变化项目从四世纪至上世纪80年代(叙说顺序:顺序)

363、  原本后来

364、  气温变化

365、  河流长度流量变化

366、  牲畜种类数量变化

367、  禽鸟种类数量变化

368、  植物种类数量变化

369、  胡杨长势的变化

370、  人类居住状况

371、  劳作方式变化

372、  水域面积变化

373、  耕地面积的变化

374、  沙漠化的进程

375、  课文在描述和说明罗布泊的今昔变化时采用了各种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

376、  (1)判断下边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且说说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377、  (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378、  修辞:作用:

379、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380、  修辞:作用:

381、  (2)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个采用了下列说明方法的语句:

382、  摹状貌

383、  列数据

384、  作比较

385、  举例子

386、  课文分析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作出归纳。

387、  请简单归纳塔里木河两岸动物、植物减少、死亡的情况,并说说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88、  作者在报道了罗布泊干涸的过程和原因后为什么还专程去考察和报道当地防风林、胡杨林的退化死亡现象?

389、  读课文的最后三段,思考、回答问题:

390、  (1)为什么在说完罗布泊的消逝之后,还要提及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的悲剧?

391、  (2)这是什么写法?

392、  一、检查预习

393、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394、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395、  蓬蒿( ) 咫( )尺 狼藉( ) 呐( )喊

396、  解释下列词语:

397、  ⑴ 不自量力:

398、  ⑵ 相形见绌:

399、  ⑶ 精巧绝伦:

400、  ⑷ 美味佳肴:

401、  选五位同学回答,明确:

402、  hāo zhǐ jí nà

403、  ⑴ 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力量。

404、  ⑵ 相比之下,显出不足。

405、  ⑶ 精细巧妙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

406、  ⑷ 味道鲜美的食品。

407、  二、整体感知

408、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409、  (多媒体显示)

410、  ⑴ 阅读文章第一段,思考:为什么人类宣称“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411、  ⑵ 阅读文章二至七段,思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有什么关系?

412、  ⑶ 阅读文章八至十段,思考:为什么人类与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413、  ⑷ 阅读文章第十一段及全文,思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414、  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415、  ⑴ 文章第一段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416、  ① 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417、  ② 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418、  ③ 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所以,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419、  ⑵ 文章二至七段作者分两步阐释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

420、  ① 文章二至五段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

421、  指出:

422、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

423、  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424、  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

425、  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426、  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427、  第五,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

428、  ② 文章六至七段作者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429、  第一,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430、  第二,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431、  ⑶ 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

432、  ⑷ 通过上文的论述,结论是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433、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434、  三、深层探究

435、  提问: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段是哪一段?

436、  学生明确:课文第11段。

437、  提问:文章是如何一步步推出“敬畏自然”的结论的?

438、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补充。

439、  文章先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440、  教师小结:

441、  作为一篇科学文艺作品,本文的科学性体现在议论文这一文体的运用上。文章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通篇有论述的思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到结论,水到渠成。

442、  四、课堂小结

443、  人类曾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口口声声说要改造自然,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文章应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444、  学习目标:

445、  1.通过阅读,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446、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447、  3.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448、  重难点:

449、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450、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451、  学习过程:

452、  一、积累运用

453、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54、  鲲()鹏蓬嵩()咫()尺狼藉()

455、  相形见绌()美味佳肴()

456、  2.解释下列词语。

457、  蓬蒿:咫尺:

458、  狼藉:呐喊:

459、  自不量力:

460、  相形见绌:

461、  精巧:佳肴:

462、  二、自主探究:

463、  1.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464、  2.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65、  3.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466、  4.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467、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468、  (1)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意,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469、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470、  答:

471、  ②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472、  答:

473、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474、  答:

475、  (2)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76、  (3)对于本文,你还有什么疑惑吗?请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请在班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477、  四、拓展延伸

478、  1.成语接龙:

479、  自不量力力-()-()-()-()

480、  2.请你以“敬畏自然”为主题拟两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481、  3.按要求仿写句子

482、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483、  如果说人生是﹎﹎﹎﹎﹎﹎﹎﹎﹎﹎,﹎﹎﹎﹎﹎﹎﹎﹎﹎﹎。如果说人生是﹎﹎﹎﹎﹎﹎﹎﹎﹎﹎,﹎﹎﹎﹎﹎﹎﹎﹎﹎﹎。

484、  五、达标测试

485、  (一)积累与运用

486、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87、  (1)不自量力陷阱沾沾自喜

488、  (2)喜形于色窃笑狼藉班班

489、  (3)相形见拙呐喊美味佳肴

490、  (4)精巧绝伦幼稚高深漠测

491、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92、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493、  (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494、  3.将下列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可增删词语,但语意不变)

495、  这位女孩名叫豆豆。她穿一件粉红连衣裙。她特别爱笑。她梳着马尾辫。

496、  (二)阅读

497、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498、  敬畏生命

499、  ①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500、  ②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501、  ③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502、  ④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yuān老鹰)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503、  ⑤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504、  ⑥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505、  ⑦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他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506、  1.题目中“敬畏”这个词是何含义?

507、  2.第②段中画线的“这种感觉”具体指什么?

508、  3.第④段中画线语句“鸢飞鱼跃,道无不在”中的“道”指什么?

509、  4..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510、  5.第⑤段中列举了母骆驼、老羚羊等四个动物“生命神性”的故事,请你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也可以按照原文的语言、结构特点再补充一个故事。

511、  六、课后小记:

512、  【教学目的】

513、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514、  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515、  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516、  【教学重点、难点】

517、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518、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519、  【教学时数】

520、  2课时。

521、  【教学过程】

522、  第一课时

523、  一、预习

524、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525、  鲲(kūn)鹏 斥鷃(yàn) 蓬蒿(hāo) 咫尺(zhǐ) 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áo)

526、  解释下列词语:

527、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528、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529、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530、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531、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532、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533、  精巧:精细巧妙。

534、  佳肴:精美的菜肴。

535、  二、导入

536、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537、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538、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539、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540、  四、学习课文

541、  学习第一、二段:

542、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543、  明确:

544、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545、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

546、  理由:⑴ 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

547、  ⑵ 今人也会变成古人。

548、  ⑶ 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549、  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550、  ⑴ 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551、  明确:

552、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553、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554、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555、  ⑵ 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556、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57、  如:

558、  ① 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559、  (旧石器、新石器)

560、  ② 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

561、  (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562、  ③ 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563、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564、  ④ 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565、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566、  ⑤ 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567、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568、  ⑥ 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

569、  (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570、  五、小结

571、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莉人类长远发展。

572、  六、布置作业

573、  研讨与练习一。

574、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575、  第二课时

576、  一、复习旧课

577、  听写词语:

578、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579、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580、  二、继续学习课文

581、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582、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583、  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584、  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585、  自然界有目的吗?

586、  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587、  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588、  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589、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590、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91、  学生讨论交流。

592、  明确:

593、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594、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595、  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596、  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597、  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598、  四、探究活动

599、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600、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01、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602、  五、小结

603、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604、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605、  六、布置作业

606、  研讨与练习四。

607、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608、  教学目标:

609、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610、  2。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611、  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612、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613、  教学重点:

61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艺作品的特点。

615、  教学难点:

616、  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以及逻辑推理的严谨性,增强爱护自然的意识。

617、  教学方法:

618、  阅读,朗读,分析,讨论法

619、  课时安排:

620、  一课时

621、  教学过程:

622、  一,导入:

623、  用爱护自然的警句,格言导入。

624、  二,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625、  三,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并从中找出

626、  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627、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

628、  2>明确论述思路:

629、  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进而述宇宙生命,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同时巧妙的运用对比手法。分说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两大方面构成对比,两个方面又有对比。

630、  四。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631、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32、  议论性散文,

633、  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634、  2。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字是那些?

635、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636、  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637、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爱护自然,人员自然才会和谐发展。

638、  人与自然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639、  五。研读欣赏。

640、  1。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641、  以议论为主,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642、  2。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

643、  运用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最后引出结论。

644、  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等。

645、  3。文章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646、  对比,拟人,反问

647、  4。本文语言上有何特点?

648、  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结合”研讨与练习二”

649、  六。体验反思。

650、  1。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了文章后你有那些想法,试举例说明。

651、  2。你对于”敬畏自然”持赞同还是反对态度,还是有其他观点?

652、  七。板书设计:

653、  敬畏自然

654、  人类生命与大自然

655、  对比

656、  人类智慧,自然智慧

657、  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658、  度

659、  拟人

660、  自然智慧,宇宙生命

661、  反问

662、  导入新课

66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664、  出示两组图片,表现两种智慧。提问;

665、  1. 哪些是自然智慧,哪些是人类智慧?

666、  2. 人类智慧和自然智慧哪个更伟大?

667、  学生思考,保留观点,看文中作者如何解答?(板书:敬畏自然)

668、  出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669、  知识与技能: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670、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671、  情感与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672、  教 学 重 点: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673、  教 学 难 点: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674、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675、  10分钟

676、  一、 整体阅读,感悟智慧:

677、  1.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文中表现两种智慧的语句。(多媒体分别展示文中表现两种智慧句子)

678、  2.问题: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倾向是什么?

679、  二、小组合作讨论,质疑:

680、  人类智慧和自然智慧哪个更伟大?并阐述理由。(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课堂每组发言人展示)

681、  学生展示与教师点评

682、  (注重突出重点)

683、  15分钟

684、  三、品味语言:

685、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喜爱的理由。

686、  四、写作练习:

687、  运用1——5种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组内交流,选出最优秀的展示)

688、  五、思考:难道我们就应该顺应自然吗?学生整合观点:(热爱自然 敬畏自然 合理改造 和谐相处)(板书:和谐相处)

689、  学生教师总结

690、  5分钟

691、  回顾整合本节课的收获:

692、  1. 学习利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倾向的方法。

693、  2. 感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思想。

694、  当堂测评

695、  5分钟

696、  写作练习:运用1——5种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697、  教学反思

698、  【教学目的】

699、  1、知识:

700、  ⑴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对待自然要转变理念:不要宣称什么要征服自然,应该是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701、  ⑵ 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702、  ⑶ 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论述观点。

703、  2、能力:

704、  ⑴ 学习本文形象的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

705、  ⑵ 掌握各种论证方法。

706、  ⑶ 揣摩关键词语,体味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707、  3、思想品德:

708、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惜自然给人类的一切。培养科学的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709、  【教学设想】

710、  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

711、  【教学的重点】

712、  1、把握作者的观点。掌握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713、  2、把握关键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714、  【教学难点】

715、  1、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716、  2、理解本文形象的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

717、  【教学方法】

718、  情境教学法和讨论点拔法并用。

719、  【课时安排】

720、  2课时。

721、  【教学过程】

722、  第一课时

723、  一、导入

724、  爱护环境是我们当今一个时髦的话题,也是一个严峻的话题,我们只要用肉眼仰视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

725、  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视野中,已难以找到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珞沉淀,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726、  此外,我们曾经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喊着要创造自然。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几百年才长成的树木,人类可以在短短十分钟让它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将它们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使它绝迹。人类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

727、  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本文会给我们指点迷津的。

728、  二、整体感知课文,集体探究

729、  1、泛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730、  提问: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关键语句是哪一段。

731、  学生明确:课文第十一段。

732、  2、作者为什么提出这一观点。

733、  明确:作者之所以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结果往往导致自然被破坏,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734、  三、精读课文

735、  边读边看课件: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暴减,非典,禽流感

736、  思考:

737、  1、人与自然的关系?

738、  2、说出读了本文的感受:互相交流

739、  明确:

740、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741、  2、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话题,作者认为应从根本上纠正征服自然的理念,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742、  四、合作研究,把握文章结构

743、  1、学生大声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结构。

744、  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交流,求同存异,小组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745、  3、全组共同讨论交流,教师指点。

746、  五、教师小结

747、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从智慧到生命,又进了一层,最后得出结论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748、  六、作业设计

749、  1、画出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

750、  2、再读课文,说说宇宙有哪些让我们敬畏的自然现象。

751、  第二课时

752、  一、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753、  1、学生细读课文、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学生互解互答,并存疑。

754、  2、一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并存疑。

755、  3、就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展开讨论,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拔或解答。

756、  二、研读赏析,体味科学文艺作品的文艺性

757、  1、体会语句运用的修辞,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758、  例:

759、  ⑴ 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井呢?

760、  (理解:比喻,人类开采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761、  ⑵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762、  (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763、  ⑶ 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764、  (理解:拟人。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765、  ⑷ 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766、  (理解:同⑶)

767、  ⑸ 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768、  (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769、  ⑹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770、  (理解:反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771、  ⑺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772、  (理解: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773、  ⑻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774、  (理解:同⑺)

775、  2、学生齐读这些句子,再次品味本文语言的形象性。

776、  3、教师引申:

777、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义的修辞手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778、  三、难点探讨

779、  1、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得出什么结论?

780、  2、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的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的深邃、高超的智慧?

781、  3、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782、  4、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783、  明确:见教学用书。

784、  四、延伸扩展作业

785、  1、积累词语,摘抄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

786、  2、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写读后感。

787、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办一期人与宇宙之迷的手抄报。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工银亚洲发放首笔人民币绿色贸易融资
下一篇:最后一页

资源

课程

华北东北地区有降雪 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